IDC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今年上半年,在国内智能手机整体市场低迷的状态下,折叠屏细分领域却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,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0%,超过了110万部。
另外,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2年全球市场的可折叠手机出货量最终将会达到1600万台。而在2021年,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710万台,较2020年的194.7万台同比增长264.7%,渗透率由0.15%提升至0.5%。不难看出,近年来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在持续扩大。
面对这样一块香饽饽,手机厂商们陆续宣布加入“战场”,推出旗下折叠屏产品。今年下半年以来,三星、小米、摩托罗拉、vivo纷纷发布了新款折叠屏手机。另外,还有一些厂商的折叠屏新机也已经在准备。
与此同时,市场也传出有关苹果折叠屏iPhone的消息,折叠屏市场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玩家。
黑科技加持
近日,苹果一项名为“具有柔性显示屏覆盖层的电子设备”的新专利得到曝光。从这项专利的内容可以发现,折叠版的iPhone将具有“自愈”功能。
根据专利的内容显示,一款配备铰链的电子设备,可以围绕一个弯曲轴进行弯曲,并且显示屏横跨弯曲轴。为了减轻显示屏覆盖层中的凹痕、划痕或其他缺陷的数量,苹果指出可以在显示屏中覆盖一层一种由“弹性体”制成的材料,可以拉伸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,就像某些床垫中的记忆材料,达到类似“记忆海绵”般的自我修复。
也就是说,该专利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可折叠设备损害,又能在损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修复;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折叠屏行业的屏幕折痕问题,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,让折叠屏手机更加经久耐用。如果该技术能成熟,苹果或有望解决目前折叠屏产品中最大的痛点之一。
除了新专利的曝光,有关折叠版iPhone的其他消息也在网上传出。最新供应链消息显示,苹果正在推进折叠屏机型的研发,目前已有两台折叠屏的工程机,分别对应现如今业界流行的横向对折与竖向翻盖式机型。
消息显示,横向折叠屏的内屏尺寸为8.9英寸,相当于两台Pro Max的大小,比iPad mini还要大,这也意味着苹果有望在尺寸上“超车”。此前天风国际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就曾表示,苹果正测试一款9英寸左右的可折叠显示屏设备,类似iPhone和iPad和混合体。另一方面,竖屏机型则采用了大小为7英寸的屏幕,并且折叠后没有副屏。
明年9月见面?
其实早在2016年,苹果就已经申请了折叠屏的相关专利,并且技术研发的脚步一直持续至今。所以说,苹果的折叠屏iPhone在未来一定会出现,只是现在还未准备好推出。那么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折叠版的iPhone呢?
去年9月一份爆料显示,苹果正研发多种折叠屏方案的设计,且已经开启了原型机测试,预计2023年问世。另外,一数码博主爆料称,苹果预计在明年5月确定最终商用版本的配色。
但是分析师郭明錤却给出了不同的预测时间,他认为折叠屏iPhone不太可能在2025年之前推出,需要等到2025年或以后才能上市。他还表示,苹果的可折叠产品开发在初期会重点放在中型设备上,然后再推出更大屏幕的设备,最后才会扩展到像iPhone这样的小型设备。按照他的意思,在苹果旗下的这些产品中,iPad或许会快iPhone一步拥有折叠屏形态。
到底是明年还是三年后呢?我们偏向于更近的时间。从2016年至今已有6年时间,可以算得上是较长的开发的周期,现在市场上的这类产品也越来越成熟。目前,多家手机厂商在折叠屏方面持续发力,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也逐渐打开,如果苹果早些进入市场,也能快一步抢占市场。
越来越“卷”
可以想象,苹果的加入势必会在折叠屏手机市场掀起一阵巨大的波澜。经过近几年的探索,折叠屏手机已经开始深入市场,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支持,而未来苹果的加入势必会加重这一股潮流。
众所周知,苹果iPhone是手机圈里较为独特的存在,不少技术、应用都是独一份的。现在苹果迟迟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,或许是在研发目前市场上没有的新技术。结合上面的屏幕自我修复专利,苹果要推出更加特别的折叠屏手机也是很有可能的。如果苹果带着自家的折叠屏入场,届时一定会加重折叠屏圈的内卷程度。
除了技术,折叠版iPhone的定价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。我们知道,价格一直是苹果产品降不下的一道高压线,就拿最新发布的iPhone 14系列来说,售价区间为5999元-13499元。不少网友调侃到,一块屏的iPhone价格就万元左右,两块屏的折叠版iPhone价格肯定在两万元左右。而目前,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已经下探到6000元,所以苹果想要更好地冲击市场,就需要一个更为谨慎的定价。
不过,短期内要拿下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目前,折叠屏市场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。Counterpoint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情况显示,三星以62%的超高市场份额持续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,排在第二位的华为约有16%的市场份额。未来,进入市场后的苹果能拿下多少市场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